社區(qū) 發(fā)現 Amazon 被亞馬遜誤判屢次趕跟賣損害其他賣家,求各...
被亞馬遜誤判屢次趕跟賣損害其他賣家,求各位大神給下誤判申訴思路!
今年年初,我們找到服務商幫我們其中一個日本站產品A做了趕跟賣,隔日服務商反饋成功趕走了跟賣賣家。
過了十來天,賬戶收到了警告“試圖損害其他賣家或濫用其商品或評級的行為”績效通知。
?

?
立馬問了服務商,他們表示是用他們的買家賬號買空對方庫存的方式去趕跟賣。
當時為了盡快完事,而我們確實也干過這事兒,權衡之下選擇了承認錯誤,看了一段視頻后,績效就消除了。至此,公司要求以后再也不能去找服務商趕跟賣,我們所有運營也跟服務商再無聯系。
?

?
直至幾個月后,賬戶收到個封號郵件,里面說明是“對其他賣家、買家或亞馬遜造成損害的行為”,并且其中提到了“屢次”。
?
?

?
當時的第一直覺是可能秋后算賬,就是亞馬遜還是抓住之前那個產品A的事情?因為我們確實自年初那次后就再也沒做過了。第二天打電話聯系了賬戶專員請求幫助,專員也表示與年初那次無關,但她們也表示只是猜測。無果,我們只能找服務商做了一次賬戶體檢,死因竟然是另一個不起眼的產品B有買空其他賣家?guī)齑娴男袨椋覀冏阅瓿跄谴魏鬀]有操作過任何ASIN趕跟賣。本想直接伸冤,但體檢畢竟是擦邊操作,因此也不敢跟亞馬遜直接挑明我們發(fā)現了這個B才是封號原因啥的。
考慮之下,我們決定還是圍繞年初被實錘的產品A,并以認罪方式寫了很完整的POA(三要素:根本原因,解決措施,預防措施)提交,并且提供了跟服務商的聊天記錄以及其聯系方式。開始等待。
幾天后收到賬號內申訴失敗的通知,并且同套資料的北美站也被關聯停用。

于是第二次致電了賬戶專員,專員表示該封POA寫的很完整,但其中針對產品A的與服務商的聊天截圖不夠完整,以及當時得趕跟賣表格可以再附上。但她也表示,本次封號,與A產品的關系不大,因為當時當初已經消除了績效,并且著重暗示我們需要調查其他產品有沒有這樣的趕跟賣行為,但我們確實沒有。她說如果確實沒有做過可以跟亞馬遜說明,亞馬遜可能會重啟調查,但是幾率不大。
至此,我們猜測是當時服務商使用的買家賬號被標記了,然后B產品的跟賣者惡意投訴我們,因此連累到我們B產品也被亞馬遜認為我們損害了其他賣家,所以判斷我們再次違規(guī)而封號。
請問各位大神
問題一:亞馬遜是基于什么原因判定我們是“再次”違規(guī)呢?
問題二:申訴服務商建議過我們,捏造產品B的犯罪證據,采取認罪態(tài)度寫POA會比誤判態(tài)度賬號回來的概率高。建議這樣做嗎?
問題三:如果我們采取不認罪的態(tài)度(我們確實也沒有“屢次”)寫POA,應該從什么思路去寫?例如提交什么證據證明我確實沒有做過?
問題四:最壞打算是日本站徹底封號,但是北美站是我們的主站點需要救回來,這種情況下做切割關聯申訴通過的成功率高嗎?從什么樣的思路去做申訴呢?
28 個回復 | 29 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