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qū) 發(fā)現 Amazon # 案例分析 # 老品從小類前十掉到10...
# 案例分析 # 老品從小類前十掉到100名外該怎么挽救?之前月銷量500+,同款只有一個競品在爭BS。目前看主要原因是競品增加+低價 導致自然流量丟失。
?
2. 產品本來是不依靠廣告出單的,都是自然流量出單,廣告單量占比在5%內,月廣告單量不到20單。
?
3. 10月剛有下滑跡象的時候,自查鏈接的時候發(fā)現來了5個差評。也查看流量和轉化,發(fā)現流量下降比較明顯,于是再增加了廣告活動。
?廣告層面:
(1)主關鍵詞的廣告組中根據點擊和轉化調整競價,目的為了主關鍵詞能回到原來的位置。廣告總預算也有增加。
(2)增加了視頻廣告和ASIN定投,其他廣告組該否定的否定,該加價加,改減減,按常規(guī)操作。
(3)查找了熱門搜索詞并加以分析,把能用的都加到廣告組里,測試一段時間行則留。
?
因為本身是靠自然流量的,廣告數據就很一般,所以開了廣告之后前期還可以,越往后AOCS占比越高,競價也去到了將近2$,產品客單價23.99-25.99
?
4. 市場分析:
小類前十是只有一款競品A同價,30名外的都是低于我們4-5$,10月份的時候有一個競品B上來,搶了部分單量。到了4月份更是出現低于我們15$的新品C上來,現在他月銷200-300單。
?
另外還有競品D之前也是30名內,月銷也有300+,他跟我一樣的情況流量和單量直線下滑。
4月份的時候競品A和競品B斷貨,我和競品D單量和排名上漲很多,不過他們到貨之后我們又恢復下滑的情況。
?
對比過競品的標題五點主圖價格優(yōu)惠券什么的,已經優(yōu)化得差不多。
PS:該類目的所有競品基本上不做秒殺
?
目前看主要原因是競品增加+低價 導致自然流量丟失。
以下附件是去年9-11月和今年4-6月的流量轉化數據,望各位大神能給小白指條明路,跪求了
3 個回復
應如是 - 天助自助者
贊同來自: xuanyan 、 好可愛哦 、 皇宮的樂樂樂 、 sanjiniao
按你的說法,過去前10的時候,同款競品只有一個或者很少?,F在是同款競品數量增加,以及價格競爭激烈,其他的流量爭奪還需要進一步排查(秒殺、廣告、折扣之類的),而且你們這個類目屬于比較小的,bsr月銷量就500。
因為競品數量增加,以及價格競爭更大,消費者可選性增加的同時,你鏈接的競爭力也下跌了,鏈接綜合表現一旦下跌,權重就會下降,市場容量有限的情況下,份額流失會更加明顯,因為市場蛋糕是公開的,你想壟斷靠前,要么靠產品力或者品牌效應,要么靠黑科技資源,否則你擋不住競對影響買家的選擇,這個才是最根本的影響。
我的建議是:
1.鏈接產品迭代,降本也好,產品功能升級也好,款式迭代也好,你自己做這個類目應該更熟悉怎么去做。
2.在產品迭代的基礎上,增加產品布局,市場容量有限的情況下,靠一個鏈接去霸占頭部是有風險的,可以店鋪多鏈接,或者多店鋪多鏈接,用不同的產品定位、推廣手段去沖類目。
有意識的賣家,在自己霸占小類靠前的時候,同款鏈接不多的時候,就應該主動自己卷自己,而不是等著讓別人殺進來,導致自己被動去迭代。如果你在去年就給自己規(guī)劃產品矩陣的時候,現在應該不會被沖擊這么大的。
3.分析下今年推上來的競對 以及目前維持排名的操作特點是怎么樣的?關鍵詞搜索排名如何?ABA數據表現如何?
廣告依賴性如何?花費占比。
deal頻率、評論操作手段、站外引流情況等等
這些都是你需要提前去分析歸納的,這樣你會知道,對方在排名增長的時候,主要來自哪些渠道流量?轉化手段包含哪一些?價格結構又是怎么設置的等等,對比自己的流量結構、轉化手段、引流方式差異如何?
你現在acos高的話,說明轉化率比較差,影響轉化率的因素也要去做排查分析。
附件做額外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