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qū) 發(fā)現(xiàn) Amazon 如何發(fā)現(xiàn)紅海產品中的機會?
如何發(fā)現(xiàn)紅海產品中的機會?
因此對于什么產品屬于紅海產品,什么產品屬于藍海產品,其衡量標準其實是在降低的。這個衡量標準并不是固定的,還要根據賣家自身實際情況去做出判斷
這里先給大家一個判斷依據:?如果一個產品已經非常多人做,并且后來者的價格有降低趨勢,那么這個產品就是趨于紅海了
對于這種趨于紅海的產品,我們的應對措施是什么?
答案是: 有利潤空間的情況下拼價格戰(zhàn)!
這個就需要依靠我們的供應鏈優(yōu)勢、控制產品成本能力以及做產品的思維了!
此前給大家分享過文章“只有4個評價的listing為何能夠拿下#Best Seller,該賣家做對了什么?”如何將產品賣高價的機會
今天來介紹一個listing,看這個賣家是如何從紅海中發(fā)現(xiàn)低價機會的,看下圖
為什么這款產品吸引了我的目光,原因如下:
1、產品做套裝(剝線鉗+擠壓鉗+接頭)
2、0評價
3、New Release(代表新品中單量近期上升快)
4、Top100類目排名#64
5、客單價低,只有12.99美金
賣家為什么要做套裝銷售?
于是看了附圖發(fā)現(xiàn)使用場景如下
可見這3個產品是在一個使用場景里必須要用到的!注意是必須!必須!必須!
這種強關聯(lián)是做套裝的重要依據,并不是自己認為的,千萬不要主觀的去認為,必須對買家需求有細致研究與分析!
從這個套裝我們可以看出,這個產品組合的目標群體主要是家庭,而不是專業(yè)人士
為什么這么說?你想如果是專業(yè)人士,他會每次都需要“剝線鉗+擠壓鉗”么,很明顯其中的“接頭”是消耗最多的
該套裝的目標群體反映了美國人喜歡自己DIY的特點,因為人工畢竟太貴,請人不劃算
既然美國人有這個需求,那么又有多少賣家在滿足這個需求呢?我們繼續(xù)往下看
在Sponsored關聯(lián)和Customer關聯(lián)購買板塊,我們發(fā)現(xiàn)有不少這樣的套裝組合,很明顯這種產品已經不適合小賣家入場,這里特別提醒中小賣家,趨于紅海的產品謹慎入場,除非你具備拼價格戰(zhàn)的優(yōu)勢
另外我們還可以將套裝拆分開來看,可以得出幾個結論:
1、接頭(A) ? ? ?有單獨做的賣家
2、剝線鉗(B) ?有單獨做的賣家
3、C、D套裝是案例套裝的延伸
可見即使套裝的產品不論是拆分單獨賣還是組合賣都已經被滿足,基本上只有套裝的路可以走
在Customer關聯(lián)板塊我們發(fā)現(xiàn)一個Best Seller的價格是17.99美金,而案例中的這位賣家是12.99美金
為了驗證主流價格區(qū)間,我們需要找到主要賣家進行一個分析,個人習慣分析核心關鍵詞搜索結果前3頁的賣家,這個就涉及到產品核心關鍵詞的選擇了
我們回過頭來看下案例中這位賣家的標題
根據經驗,標題中的主要關聯(lián)詞是以下兩個:
關鍵詞1:Coax Cable Crimper ?對應搜索量是21,200
關鍵詞2:Coaxial Compression Tool ? ?對應搜索量是19,00
很明顯可以知道核心關鍵詞是Coax Cable Crimper
我們將前三頁的搜索結果一鍵下載下來然后統(tǒng)計價格分布情況
可見這個組合套裝的主流價格區(qū)間就是12.99-17.99美金了,案例中的賣家將價格卡的非常死了
后來者沒有可能賣17.99以上的價格還能做的起來,因此將價格往下拉低!
另外我們順便看下上架時間
發(fā)現(xiàn)前3頁的賣家中l(wèi)isting基本都是2017年上架的,這個時間點跟亞馬遜整個平臺趨勢是非常吻合的,2017年亞馬遜整體的競爭程度明顯是提升的!
為什么我們選擇的是前3頁的賣家?
因為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就在前3頁了,你的目的就是打敗其中的某一個較為強勢的,記住是其中一個,不是所有!你是沒法把市場全部搶過來的,你做的就是“搶別人的生意”的生意
那么既然是要拼價格戰(zhàn)的,供應鏈肯定是要夠強硬的你才可能拿到好的成本價
那么這個賣賺不賺錢?我們來了解一下成本價
酷哥去1688看了一下,發(fā)現(xiàn)直接拿套裝的成本價是35元
但是如果將三個產品拆分進貨:
擠壓鉗: 12元
剝線鉗: 4元
接頭20個: 0.6*20=12元
于是拿貨價: 12+4+12=28元
這個就是控制成本的一個技巧!比直接拿套裝便宜了5元!
如果數量上去了還會更低!
來看下這個賣家的毛利情況
我們還是按成本價28元計算,匯率按6.5
大概毛利:?6.3*6.5-28=12.95元
頭程運費不包含在內
這個毛利很低了,但是如果供應鏈有優(yōu)勢,拆分進貨去控制成本,且量大,成本可能還更低,毛利肯定有上升空間
也許你會說,賣低價拼價格戰(zhàn)有什么好說的,誰不會?
不過大家還要注意這個套裝拼價格戰(zhàn)也是有門檻的
你發(fā)現(xiàn)這個套裝重量問題沒有?
不銹鋼材質為主啊,一套下來不知道有多重了!不可能走快遞和空運,不然運費吃不消,只能海派了!
所以說打價格戰(zhàn)不僅需要資本,還需要產品具備一定門檻!不然后續(xù)競爭更慘……
小賣家是不可能去做這樣的產品了
好,案例到此結束,看完你能總結出哪些做產品的思路呢?不要只看到價格戰(zhàn)~
**只要明白一些思路,選品還是有機會的**
思考幾個問題:
1、案例中的賣家拼價格戰(zhàn)抓住了哪些關鍵點?
2、價格戰(zhàn)進攻最終能成功么?
3、面對新賣家進行價格戰(zhàn)進攻,老賣家該怎么應對?
?
8 個回復
daisy706221
贊同來自: 川流不息 、 beescan 、 魚罐頭
大麥戰(zhàn)略性虧損期待后面靠量取勝我就沒啥好說了,
但如果是小麥,根據這個推演。貿貿然去找毛利這么一點的產品。感覺要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