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qū) 發(fā)現 Amazon 曾經我作為標題黨,震驚了別人10年,現在...
曾經我作為標題黨,震驚了別人10年,現在我把這個套路用到了亞馬遜圖片設計上,差點獲得了100%的點擊率……營造一種似會分享經驗而且經驗還挺深的感覺(功能),讓用戶覺得進來看一看或許我也能學到提高點擊率(100%)的方法(給用戶帶來的獲益)
表哥帶我做跨境那年,他告訴我,做什么事都要盡量總結出套路邏輯,把理論套用到實踐中,這樣產出就會高效而且實用。所以大到推廣計劃,小到產品標題都應有相應的邏輯。所以本文就是想和諸位一起探討下,亞馬遜圖片設計的邏輯,以下是個人總結,請各位老鐵指正。
一,應符合基礎需求
這一條,很簡單,就是符合平臺需求,想必什么尺寸,多少占比這些老鐵們已經很清楚了。圖片必須高清,不要留有明顯的摳圖的痕跡,整體圖片色系風格統(tǒng)一。
另外延申的一點是,主圖到底是用方圖還是豎圖好?從目前平臺的數據來看,手機端的流量已經占到了80%以上,從這個點去考慮用豎圖會比較好。不過,有些產品本身產品尺寸形態(tài)的原因導致豎圖不好排版,這時候還是用方圖好,而那種長條型的產品,無疑最適合使用豎圖。
二,應具有營銷意義
其實,這是我最想討論的點。
很多運營出的圖,大體上的初衷就只是,想著怎么把產品功能表達出來僅此而已。大都沒有意識到一點,我做圖片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其實,目的應該是,“說服用戶購買我的產品”(請好好品讀并記住這句話)。對比“僅是把產品功能羅列”和“說服用戶購買我的產品”,就可以感覺到,前者出的圖片必然不如后者有“靈魂感”。說服用戶,其實就是營銷。
具體怎么做?就是在設計過程中始終帶著營銷思維,這種思維是“我產品有什么功能,能夠給用戶帶來什么好處”或者“我產品有什么優(yōu)勢,用戶會因為這個優(yōu)勢有哪些獲益”,這樣出來的成品圖片能夠自帶說服用戶購買的效果。
舉例來說,比如一款嬰兒純棉毛巾,表達純棉這個點。如果是“僅是把產品功能羅列”的思維做出的圖大概是這樣:找個嬰兒做背景,把毛巾扣進去,加上一個棉花的圖標,標題寫上“100%Cotton”。而以營銷思維做出的圖片是這樣:畫面中是嬰兒欣喜的笑臉,毛巾正在其臉上搽拭,毛巾下方一角做裁解示意以體現材料特點,標題Made?of?100%?Cotton?for?Baby’s?Sensitive?Skin。所以這則圖片表現出的結果是:我的產品優(yōu)勢是?純棉的(拆解部分表達以及文字“Made?of?100%?Cotton”),(對客戶的好處是)很適合寶寶的嬌弱的皮膚(你看吧,寶寶在使用這毛巾的時候是很開心很享受的,這里是把客戶帶入場景中來展示出客戶的獲益)
三,圖片應該實用有意義
常??吹接行╂溄臃胚M去一些沒有實用意義的圖片,這種是非常不應該的。
主圖+副圖總共就6個位置(為視頻留位置),把一些展示也行不展示無妨的賣點圖片或者甚至是一些沒有實際意義的圖片(比如多張場景展示圖)放到其中,對賣家來說,就是資源的浪費,白白損失說服客戶購買的機會,對賣家來說浪費時間/流量。
主圖應實用有意義,將要表達產品的賣點根據重要程度逐一排列(建議是對應著5點描述)。即便A+里的圖片也應是如此,不要出現用于湊數的圖片,尤其是大圖(>960的那種)。
四,高效表達
所謂“高效表達”意思是,(最好的情況下)用戶一眼看到你的圖片就能明白你想在表達一個什么意思。如果實在單靠圖片內容無法表達出你的意思,那么就采用?少量文字+圖標的形式輔助表達,加上圖片標題,那么用戶也就能Get到你的意思。
最low的表達必然是那種,扣了產品圖到隨便的背景里,然后大段大段的文字寫到上面。這樣的圖片,一方面圖片看起來不上檔次(甚至像個說明書一樣),另一方面,不管是手機端還是桌面端,這種大段寫在圖片上的文字都極其不好辨認(需要放大縮?。?,即便退一步說,好辨認,用戶會有這個耐心去一一讀取嗎?
所以,不要在圖片上堆砌大量的文字內容,文字可以有,但是盡量精簡。另外,一張圖盡量只表達一到兩個賣點。當一張圖表達的點超過3個的時候,必然會出現:一,頁面擁擠;二,無法高效表達,甚至導致用戶接收到的信息點缺失。
五,具有焦點
所謂具有焦點的意思是,當用戶看到一張圖的時候,他不自覺的會將視覺注意力落到某個區(qū)域,這個區(qū)域就是焦點,也是我們這張圖所要著重體現的意圖的所在區(qū)域。我們作為圖片設計者,應主動的去設置這個區(qū)域,引導用戶關注點,進而使其進入到我們的“掌控”中,通過看到我們的焦點內容配合圖標/文字/標題一步步接受“洗腦殼”。
沒有焦點的圖片,使得用戶不知道注意力往那里集中,沒辦法高效的獲取信息,我們就錯失在他腦中植入關于產品有哪些牛逼點的“心錨”的機會。
回到本文的標題,再拆解一下,它何嘗不是使用以上套路而寫出來的呢?——焦點:“10年”,“100%點擊率”;“說服用戶閱讀我的文章”:營造一種似會分享經驗而且經驗還挺深的感覺(功能),讓用戶覺得進來看一看或許我也能學到提高點擊率(100%)的方法(給用戶帶來的獲益)。
以上。
------------
表哥出品,不是精品就是廢品,請跟帖批判。
61 個回復
跨境打工人99
贊同來自: Cathiliy 、 不要懷疑你說得對 、 西北一枝花 、 WilliamLyons 、 Holshet 、 Stella32 、 Rayyang 、 綠底黑紋 、 hhj187785 、 Beiqing 、 是盛夏呀 、 日拱一卒 、 deng6deng 、 Hollyyy 、 ade588 、 yitian5039 、 一個全新的自己 、 奧多啤梨 、 知吾不知 更多 ?
這個可以結合業(yè)務報告以及品牌分析里的用戶畫像去判斷?
?
我們這里查出來的信息是,產品如果是70%以上女性客戶購買居多的話,80%是會來自手機流量的
?
如果男性客戶:女性客戶大約1:1的話,來自手機端的流量占比會大幅下降,會出現約1:1的情況
?
大家也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