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qū) 發(fā)現 Amazon # 案例分析 # 新品點擊/轉化直線下降...
# 案例分析 # 新品點擊/轉化直線下降,上線一周多點,送出去的vine和普通售賣出去的陸續(xù)有回評,目前rating 4.5 評論都是正向的,不知道什么原因,該怎么排查?
?
按照之前各位提給我的意見,http://xrfireworks.com.cn/question/71996?如這個帖子中描述,我取消了大部分廣告活動,提高了 一個變體asin的基本價格,目前我產品的售價比同類低5-10$左右,只保留一個自動廣告組,默認競價,20$,等待回評后再做下一步操作,后續(xù)幾天我發(fā)現這樣做效果非常好!每天大概能出2-3單,ACOS 維持在15-25之間。
?
我以為這種情況能夠持續(xù),沒想到市場還是給我當頭一棒
?
問題一:
就在前天,當第三個評論回來的時候,我決定從自動組拿一個轉化比較好的詞,大概17個點擊3個轉化,單獨拿去開一個 手動、精準、僅降低的策略,為了確保這個詞有效,我開了兩組,分別給了高、低競價,第一組首頁+100% bid, 但是很遺憾這樣操作兩天下來沒有任何效果,
第一個,的首頁競價竟然達到了2$,很快燒完20美元預算,第二個則完全跑不完預算,一晚上就跑了2個點擊,盡管這個我覺得很好的詞在自動組有較好的轉化,但是單獨拿出來嘗試后,我發(fā)現是沒有效果的,請問我該怎么改這里?
另外補充下,這個關鍵詞屬于中?大?詞,搜索量挺多的,并且asin在前幾天能在該關鍵詞下面上了首頁排名68-80?,沒想到單獨拿出來跑這么不行
下圖是單獨拿出來的跑手動的廣告組

?
問題二:
但是自從第一個評論回來后,我的產品銷售直線下降,我肯定的是我目前四個評論都是【正向評論】沒有任何批評,我不明白為什么自從前天開始,我的銷售就掉0了,這里并不是說銷量下降和評論回來是有聯(lián)系的,只是同時發(fā)生在同一晚,我現在非常焦慮,想找到原因導致了這個情況發(fā)生
?
下圖是我自動組的7天數據:

?
下圖是我七天的廣告數據,很多自然訂單其實是vine,昨晚上艱難的通過廣告出了一單 :( ,這樣真的不行,好焦慮

?
下圖是我昨晚上的數據
?
問題三:
亞馬遜的系統(tǒng)是不是有啥BUG? 明明設置了$50預算,跑了15$就說超預算了,這是啥情況呀?另外我真的可以參考建議給150$的預算嗎?而且自動組跑了一晚上都沒把預算跑完,前幾天都是跑完了的,這又是啥原因啊
?

?
問題4:
我在廣告活動組 3/22/2023 這個自動組里面否了一個大詞,因為我發(fā)現這個大詞完全不出單,但是我今天發(fā)現這個大詞又有點擊,醉了否詞這個功能這個是有延遲么?
?
作為亞馬遜新人,希望得到各位大佬的回復指導,感謝!
9 個回復
應如是 - 天助自助者
贊同來自: 巧克力甜甜圈 、 liu991563 、 28歲還沒月薪過萬 、 鐵板豬蹄 、 insominia
自動廣告跑的好的詞,拎出來打手動,效果不如預期是非常正常的。因為同一個詞,在不同的廣告組,跑出來的廣告位置,廣告位競爭環(huán)境,廣告組本身的數據積累都是不一樣的。
比如你在自動廣告里,A詞出了3單,這3單的出現轉化的位置和轉化時機,廣告系統(tǒng)是有記錄的,后續(xù)會在相應的廣告位置和時機做重點曝光,因為系統(tǒng)識別到你產品在這個詞下的轉化特性,這也就是之前不管是官方,還是其他賣家都在強調的:廣告組數據積累連續(xù)性的重要性。
而你重新把詞拎出來新開一個組,數據是需要重新積累的,廣告系統(tǒng)需要重新進行新的投放邏輯,以確保你這個詞在精準匹配下,在什么場景的轉換空間比較大。
同時自動廣告的轉化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隨機性和偶然性,你的數據積累才17個點擊,3個轉化,現階段是符合這兩個特點的。所以自動廣告對于新品而言,一定是分析意義大于轉化意義。
?
對自動廣告分析,數據量有足夠的分析意義之后,先不要從詞本身去入手思考,先看哪種匹配類型點擊率,轉化率表現較好,再看placement,哪些位置的轉化空間比較大。這兩個方向確定了,基本就知道你后續(xù)打手動廣告,到底是跑什么位置為主(搜索還是詳情頁面),定位什么類型為主(關鍵詞還是ASIN),匹配邏輯該如何選擇(廣泛/詞組還是精準)。當你方向確定了,再去考慮打哪些詞,不一定要100%按照自動廣告跑出來的詞去打,前面講了,你數據量有限的情況下,特別是數據量不多的情況下,跑出來的詞是存在隨機性、偶然性的,甚至不僅是自動廣告,以后你手動廣告打多了,也會發(fā)現,某些詞、類型,點擊量一旦足夠多,轉化率會明顯減少,保持轉化率Max,外部市場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需要把點擊量和點擊位置卡在某個區(qū)間。
?
所以對數據的分析,一定要先從宏觀上做出選擇,再去對微觀層面的做布局,舉個例子,假設你后續(xù)回顧自動廣告看了一下搜索位置(頂部+其余的搜索位置)的轉化空間比較大,匹配方式上,也是寬泛匹配的轉化空間比較大。在數據量有限的情況下,可以做出現階段的廣告方向:以關鍵詞廣泛/詞組匹配為主,廣告位跑搜索位置為主。這樣一旦方向確定了,你就不一定要糾結于跑自動廣告里的某一個詞,或以某一種固定的匹配方式去跑,只要曝光位置、關鍵詞的搜索人群是符合你自動廣告的轉化結果的,那就沒問題。
?
你從自動廣告挑出來的A詞,假設是轉化在寬泛匹配,搜索位置,那你除了把A詞放在廣泛匹配的搜索位置曝光之外,和A詞關聯(lián)度較高的BCD詞,一樣是可以嘗試的呀,關聯(lián)度高的情況下,ABCD詞背后的搜索人群是一致的,購買需求也是基本一致的,甚至可能BCD更好呢?打關鍵詞推廣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對人群標簽推廣,每一個關鍵詞,背后對應一類的標簽消費者,而不是關鍵詞字眼本身的內容。因為首先它是一個搜索詞,由買家搜索出來的詞,之后我們賣家做分析應用才叫關鍵詞。
所以建議你先對自動廣告參考上面的建議去做診斷和分析,方向確定了(匹配方式、類型、位置等),再基于你之前的調研數據和結論,落實到微觀層面的執(zhí)行(關鍵詞、ASIN、競價方式等)。
判斷是不是中詞,大詞,不以關鍵詞長度,也不以廣告曝光數據作為主要判斷依據,因為那些都是間接的。關鍵詞中大小,是指熱度層面,即搜索這個詞的買家數量大小,你可以直接參考ABA上的關鍵詞熱度排名,通常10W以內,搜索量都不低,20W之外的搜索量一方面不多,另一方面波動性比較大。
然后你截圖的手動廣告組,頂部2 USD是正常的,要知道頂部就4個廣告位啊,特別是對于你這種新品和新廣告組,跑頂部更費bid,后期如果運營穩(wěn)定了,跑的久了,在頂部轉化表現也不差,需要的bid自然也不會特別高(但還需要考慮市場的競爭程度)。
二、問題2:
你的回評是好評,你回評之后,最終評論是正向增長,那就不是評論的造成的問題。
至于你銷量下跌了,一方面新品出單連續(xù)性不穩(wěn)定是正常的,特別是店鋪閉環(huán)條件差,listing折扣和推廣節(jié)奏也不是特別猛的情況下,出單存在一定的間斷性是正常的。
?
還有就是你已經知道評論是正向的因素,那銷量波動的分析方向,要更多往廣告層面、市場層面(熱度)、競爭層面(競對動作)去出發(fā)。像我的老店鋪,銷售額數據是非常穩(wěn)定的,下跌也是非常穩(wěn)定的,每周末都會明顯比工作日低個20%左右,這是我所賣的產品的細分市場特性,焦慮也會跌,有20%的買家就不愿意周末購買,能咋滴...
?然后你這個新品推廣,屬于典型冷啟動的類型,市場不是特別藍海的情況下,推廣過程遇到的變數多,是很正常的,但分析方向和思路上,不能偏,否則就越做越焦慮,越迷茫,不知道是產品不行,還是推廣不行...
三、問題3:
亞馬遜廣告系統(tǒng)有個歸因延遲的特點,像ACOS數據,你這這周一,看上一周(設A周)的數據,到下周一看A周的數據,都可能會不一樣,因為會出現一周左右的歸因延遲。
但你截圖的這個預算問題,通常當天顯示超預算,說明是真的超預算了,只是花費那一列的數據還沒同步過來,要以廣告狀態(tài)為主,只要廣告狀態(tài)顯示超預算,你的實際花費就已經超過預算值了。系統(tǒng)的預算建議,你看看就好,實際要+多少,看你的推廣成本、推廣目的。
?
另外你可以點進廣告組,看看placement的花費和點擊情況,這一塊的更新速度通常會比你在廣告組頁面(就你截圖的頁面)會更快一些。
?自動組預算從可以跑完轉為跑不完,可以理解為曝光和點擊下降了。通常情況,要么是競對加廣告力度,把你的曝光位置減少了,導致你點擊也減少,預算花不出去/花不完。要么是自動廣告表現越來越差,廣告系統(tǒng)認為你的產品在這些投放路徑上不受買家歡迎,會減少你的廣告權重。兩種情況,按照實際原因去做針對性調整。
四、問題4:
如果這個大詞完全不相關,可以考慮詞組或廣泛否定。同時要在自動廣告大組里進行否定(可以在整個廣告組達到否定的作用)。另外也有歸因延遲的可能性,后續(xù)可以再留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