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qū) 發(fā)現(xiàn) 行業(yè)發(fā)展交流 對2023年的銷售預(yù)期:近期有朋友在漂亮...
對2023年的銷售預(yù)期:近期有朋友在漂亮國出差,讓他幫我去線下實體店做了一個調(diào)研,線下店鋪生意興隆的景象,和線上的蕭條形成鮮明對比。PetSmart, WalMart的寵物產(chǎn)品價格很多都是低于亞馬遜的……
2022-12-09
早上打開論壇,發(fā)現(xiàn)有那么多群友來評論捧場,很感動(看來大家是真沒單)
針對大家的共鳴,我說三點。
1. 漂亮國地大物博(客觀描述,非舔狗),人口精英比例高,消費能力強(消費需求一直在的,而不是所謂的沒錢了)。他們線下的商超價格實惠,產(chǎn)品質(zhì)量好,購物體驗也很不錯。所以漂亮國民喜歡在線下購物(只是他們?nèi)ミx擇線下購物了)。之前2020年電商的飛速增長是由于口罩的原因,導(dǎo)致他們不方便外出。后來解封了,所以他們又回歸到正常生活了——繼續(xù)線下消費。所以大家對往后電商平臺的預(yù)期不要太高(認清現(xiàn)實,流量回到2019年,賣家卻多了好幾倍——僧多粥少)。
2. 亞馬遜這兩年由于口罩原因,賺到了不少錢,于是各種擴張,擴招,投了很多虧錢的項目,最后成本都轉(zhuǎn)嫁到賣家頭上,賣家又把成本轉(zhuǎn)嫁到消費者頭上了。然后消費者用腳投票,果斷放棄亞馬遜了(亞馬遜自己干死了自己)。所以強烈不建議做客單價很低,或者配送成本很高的產(chǎn)品了。這些產(chǎn)品和線下實體店比,沒有任何優(yōu)勢。其實無論是平臺還是消費者都需要的是有價值的SKU,做些可以改善消費者體驗的產(chǎn)品,也許還能茍下去
3. 不熟不做(還是建議在自己擅長的類目深耕),除了在產(chǎn)品上深耕。一定要嘗試在流量上破局。我們做電商的本質(zhì)就是做流量生意。你的優(yōu)勢就是獲取流量的成本優(yōu)勢。
?
?
----------------------------------------------我是分割線------------------------------------------------------2022-12-09
本人在亞馬遜歐美站點上做寵物用品,Nano Business級別賣家(Small>Mini>Micro>Nano),你懂的。
近期有朋友在漂亮國出差,讓他幫我去線下實體店做了一個調(diào)研。
令我震驚的結(jié)果是(他給我全程拍了視頻):?
1. 漂亮國實體經(jīng)濟很發(fā)達,線下店鋪生意興隆的景象,和線上的蕭條形成鮮明對比。
2. PetSmart, WalMart的寵物產(chǎn)品價格很多都是低于亞馬遜的。
把我整抑郁了。
目測明年的線上體量回到2020年之前。。。該死的亞麻訊反復(fù)割韭菜,最終把成本都轉(zhuǎn)嫁給了消費者,把市場讓給了競爭對手。
最后,實在不建議在做的各位去做低客單價或者高配送費的產(chǎn)品了。
35 個回復(fù)
就是HXX - 卑微打工仔
贊同來自: 吾日三省 、 NancyNan 、 白月光SSS 、 彼樣得帕克 、 玖蘭樞凡 、 Aza 、 timtim123 、 tamayoko 、 iamsupercooltt 、 亞馬遜市場撿垃圾 、 小羊快跑 、 克洛麗斯 、 擺爛的舊知 、 eee123 、 賺錢小王 、 tiktoom 、 小呀小丸子 、 facaijiao 、 ChrisC001 、 堅持就是勝利 、 卑微小運營 、 皮皮旦 、 卡面來達 、 Petrahuang 、 今夕何夕_454 、 影寞000 、 每天都是PrimeDay 、 舉起發(fā)財?shù)木拮? 、 q742782241 、 yukair 、 半醒著的人 、 德國小姚 、 banzhuanren 、 一百萬沖啊 、 小趴菜99 、 Eschewed 、 pattyzhao 、 告白鉛球的我 、 殿堂級螺手 、 Yaowen950122 、 Xydzip 、 DDD443 、 xiaohan 、 Nicole7777 、 嘉和燊 、 喝飲料不加糖 、 lockitsam 、 吳露可逃 、 青秧滿田 、 長青8452 、 rukia178 、 Kryleon 、 亞馬遜勇士 、 我是小小小白吖 、 亞馬遜momo 、 bighansshow 、 皮卡丘來了呀 、 葫蘆里賣得是籽 更多 ?
?
題主的寵物類目也好,還是一般的普貨也好,大多數(shù)在線上售賣的品類都不具備強大吸引力。
?
便捷性、多樣性和性價比本身是線上對線下的優(yōu)勢,中國網(wǎng)購能發(fā)展如此迅猛還是依靠了這三種屬性的加持,但這三種在美國線上卻挺一般的。
?
1. 對于美國人來說,線下購物比線上方便。除了美國特別村的地方,美國連鎖的mall和超市遍布每個區(qū)域,像Costco、Walmart等隨處可見,Ikea、homedepot平均開車幾十分鐘就到,還有一些中小連鎖品牌開的到處都是。
?
可能大家有疑問了,開車幾十分鐘,這和中國差不多啊,不是很方便啊。我們先看這樣一個數(shù)據(jù):
? 1)美國平均家庭擁有汽車的數(shù)量是1.9輛。
? 2)美國上班族單程通勤時長平均為27.1分鐘。
? 3)美國上班族平均單程通勤距離為15英里,約合24.15公里。
?
對于美國人來說,開車是日常、開車開15英里也是日常,這15英里的距離內(nèi)的mall、超市一大堆,我今天要買東西,在回家路上順手就買了,我回家后想買東西,邊上幾公里開車幾分鐘十來分鐘就到了,對我來說很方便,我沒必要在線上購物然后等個好幾天收貨。(美國人太習(xí)慣開車了,這和中國不一樣,人家開車幾十公里沒啥感覺,太日常了。)
?
2. 網(wǎng)購起飛原因之一是能買到線下很多買不到的東西。根據(jù)之前給出的數(shù)據(jù),美國人的日常活動范圍是15英里(24公里),較大的活動范圍增大了可選擇商品的多樣性,再加上區(qū)域內(nèi)mall的多樣性,基本上都能買到想買的東西、想買的品牌。這一比網(wǎng)購的多樣性就差多了,雖然網(wǎng)購是比線下多,但沒多多少。
?
3. 我一直覺得再怎么樣美國線上性價比應(yīng)該比線下高很多,后來看了幾份報告,草草算了下線上物流費和平臺抽成與線下房租、人力等的比較,也沒啥大優(yōu)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美國的mall是幾個品牌集體壟斷的,體量大,成本低,再加上中國賣家卷卷卷,導(dǎo)致線上線下的價格差值不大,丟失了網(wǎng)購性價比的大優(yōu)勢。舉個例子,比如大家在沃爾瑪賣一個杯子,本來線下$5,線上$4,差值25%為$1, 今天有個商家說我是大供貨商,我有面,我作死卷卷你們,我線上直接$3,那沃爾瑪根據(jù)比例線下為$3.75,差值變?yōu)?0.75。差值越搞越小,人家去吃頓麥當勞都十來二十美金,你和我說差$0.75,這是錢?有吸引力?
?
其次,美國的物流挺垃圾,網(wǎng)購丟件、損壞屢見不鮮,還有會收到次品的概率,這種情況讓性價比再次大打折扣,客戶體驗直線下降。
?
美國的國情還是有錢,等美國衰落后沒那么富了,線上購物的比例應(yīng)該會大幅上升,但是美國市場的體量也是大幅下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