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qū) 發(fā)現(xiàn) 職業(yè)生涯發(fā)展 個人賣家創(chuàng)業(yè)未半,5月中旬到現(xiàn)在,產品盈...
個人賣家創(chuàng)業(yè)未半,5月中旬到現(xiàn)在,產品盈利了2.2w rmb,但是我發(fā)現(xiàn)事情并不簡單,亞馬遜越來越走向“重資產”化,各位同行對如今亞馬遜創(chuàng)業(yè),有何建議和想法?
首先說結論:5月中旬到現(xiàn)在,產品盈利了2.2w rmb;
?
但是我發(fā)現(xiàn)事情并不簡單,心里也多出了一塊石頭“備貨”雖然盈利了,但是產品也步入淡季,還有1200多庫存(其實在早期補貨的時候,我已經(jīng)足夠的克制和理性了)市場價格戰(zhàn)激烈,我們賣15.99?現(xiàn)在的新品9.99開沖,實在是頂不住,排名下滑,靠BD維持,但是銷量也只能達到旺季時候的60%左右,庫存壓力比較大;
?
這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了這個矛盾的問題:個人賣家沒有承受風險的能力,這些風險來自各方面“備貨”“物流時效”“惡性競爭”等等因素,都是個人賣家無法承受之重,某一個環(huán)節(jié)出錯,鏈接就有崩盤的可能性;
?
亞馬遜越來越走向“重資產”化,雖然有句話說,有多大錢辦多大事,風險的把控是一方面,但是風險真的發(fā)生的時候,作為個人賣家,很有可能虧的無法承受
?
現(xiàn)在在想,是老實回去上班呢,還是繼續(xù)堅持呢?各位同行,對如今亞馬遜創(chuàng)業(yè),有何建議和想法?
?
39 個回復
鼠小新 - 分享是最好的學習
贊同來自: 想飛的魚 、 小橙子真沒有你的 、 valar 、 一席之地丶 、 1410812122 、 真的非常抱歉 、 Garyis 、 黑色的 、 Gary0728 、 ghostallwin 、 zhizhizzz 、 Lucas986 、 weixin65047 、 Snowball 、 嗷嗷嗷uu 、 tantgang 、 林子565 、 能力越小責任越小 、 Carooo 、 となりのトトロ? 、 發(fā)大財了 、 NinaQin 、 Arashi 、 隋唐英雄傳氣 、 林點 、 輕盈弄水 更多 ?
?
題主可以回想自己當初是因為什么出來單干的,再決定是不是要回去。
?
雖然很多人說亞馬遜越來越重資產了,我在公司的時候也這樣覺得。備貨囤貨都是上百萬,看起來很夸張,風險看起來很大。但認真分析一下:當你真的在一個類目里立住了,其實銷量什么的還是很穩(wěn)定的。我做過的類目里多的是15、16年的top100,有比它們便宜很多的新品前仆后繼但是都沒動搖這些top的地位。所以我覺得風險不風險的,得看你選的產品。如果你選的就是那種價格敏感度很高的產品,那確實容易陷入價格戰(zhàn),很難守好自己的產品護城河。但你如果選的是那種價格敏感度低,客戶相比低價更在乎質量和口碑的產品,風險就要小一些。
?
備貨、物流時效、惡性競爭這些因素帶來的風險,確實是客觀存在。但是做生意本來就有風險,我們只能做好我們能做的。剩下的問題就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另外多培養(yǎng)起來幾個listing,來分擔風險也是有必要的。不至于一條listing壞了,就整個完蛋。
?
還有我建議題主盡量往利潤高的產品進軍,15.99甚至9.99就可以往里沖的產品,還要走海運,利潤基本都是從運費、產品成本里摳出來的,這種低貨值的產品本身就容易陷入價格戰(zhàn)。當產品陷入價格戰(zhàn),拼的就是供應鏈和資金,這些都是大公司的強項,對于小賣家特別是單干賣家實在有些勉強。做利潤高的產品,賣一單就有一單的利潤,哪怕銷量低些,起碼每個周期都有回款,現(xiàn)金流轉起來了,生意也慢慢的能轉起來。
?
鼠小新 - 分享是最好的學習
贊同來自: 想飛的魚 、 小橙子真沒有你的 、 valar 、 一席之地丶 、 1410812122 、 真的非常抱歉 、 Garyis 、 黑色的 、 Gary0728 、 ghostallwin 、 zhizhizzz 、 Lucas986 、 weixin65047 、 Snowball 、 嗷嗷嗷uu 、 tantgang 、 林子565 、 能力越小責任越小 、 Carooo 、 となりのトトロ? 、 發(fā)大財了 、 NinaQin 、 Arashi 、 隋唐英雄傳氣 、 林點 、 輕盈弄水 更多 ?
?
題主可以回想自己當初是因為什么出來單干的,再決定是不是要回去。
?
雖然很多人說亞馬遜越來越重資產了,我在公司的時候也這樣覺得。備貨囤貨都是上百萬,看起來很夸張,風險看起來很大。但認真分析一下:當你真的在一個類目里立住了,其實銷量什么的還是很穩(wěn)定的。我做過的類目里多的是15、16年的top100,有比它們便宜很多的新品前仆后繼但是都沒動搖這些top的地位。所以我覺得風險不風險的,得看你選的產品。如果你選的就是那種價格敏感度很高的產品,那確實容易陷入價格戰(zhàn),很難守好自己的產品護城河。但你如果選的是那種價格敏感度低,客戶相比低價更在乎質量和口碑的產品,風險就要小一些。
?
備貨、物流時效、惡性競爭這些因素帶來的風險,確實是客觀存在。但是做生意本來就有風險,我們只能做好我們能做的。剩下的問題就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另外多培養(yǎng)起來幾個listing,來分擔風險也是有必要的。不至于一條listing壞了,就整個完蛋。
?
還有我建議題主盡量往利潤高的產品進軍,15.99甚至9.99就可以往里沖的產品,還要走海運,利潤基本都是從運費、產品成本里摳出來的,這種低貨值的產品本身就容易陷入價格戰(zhàn)。當產品陷入價格戰(zhàn),拼的就是供應鏈和資金,這些都是大公司的強項,對于小賣家特別是單干賣家實在有些勉強。做利潤高的產品,賣一單就有一單的利潤,哪怕銷量低些,起碼每個周期都有回款,現(xiàn)金流轉起來了,生意也慢慢的能轉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