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qū) 發(fā)現(xiàn) Amazon 也說惡意跟賣及危害
也說惡意跟賣及危害
?
?
這樣的現(xiàn)象,個人覺得不難被 Amazon 重點關照,雖然很多北美本土賣家周末放假,休息,但賣家從最基本的數(shù)據(jù)分析不難看出 Buybox 被搶,李思婷被惡意跟賣了。當然,有一半以上本來就駐地北美的中國賣家本來周末也會上班(咱中國人比老美,印度人或者中東的商人勤奮多了,很多人都在節(jié)假日加班加點),趕緊給惡意跟賣者發(fā)信,又同時去向 Amazon?反饋,舉報。
??
問題的最根本原因倒不全部都在于跟賣,本來Amazon就允許跟賣,如果你賣同類的產品,短時間跟賣,借勢去提高下銷量,雖然不合法(規(guī)定是完全相同的產品才可以跟賣,包括品牌,UPC等),但也情有可原。問題是,這類惡意跟賣,發(fā)貨周期都設置在一個月以上,我想,大家都懂是什么意思,無非就是套幾個賬期,把錢卷走,立馬關賬號,賺個無本生意。
?
以上的結果是什么?我不妨從我個人觀點來推測一下。?
?
第一,用戶層面,無可厚非,用戶的網(wǎng)上購物體驗差了,你可能會說,用戶貪便宜啊。同志們,北美的用戶,如果你賣他一臺電視機 $10,他也敢相信這是真的 Deal 啊,因為北美最根本的維系社會的體系就是信用體系,講誠信,說出去的話,比合同都好使。幾年前,Amazon上標錯價格的產品多了去了,標錯了怎么辦?含淚繼續(xù)發(fā)貨啊,虧錢也不虧品牌口碑,但自從更多國家的賣家入駐后……大家都懂的。?
?
第二,平臺層面,經(jīng)過這么多的惡意跟賣,Amazon不會出臺規(guī)則來制止,那是不可能的事,首先經(jīng)濟上 Amazon 是有損失的,你卷款逃跑了,Amazon 要賠付客戶訂單金額,這還是小的。最重要的是口碑啊,對于一個上市公司,股價還這么高的公司,最重要的是什么?口碑!品牌美譽度,當然效益也是,這幾點都是直接影響股價的重要因素之一啊。所以為了平臺,品牌的口碑,你覺得 Amazon 會讓這些比非洲人還黑的黑心賬號猖狂下去嗎?拍腦袋想一下 Amazon 會怎么做?無非幾點:首先就是源頭上收緊,注冊賬號變難了,審核要更嚴格。其次管理政策出現(xiàn)傾斜,弄虛作假哪里來?大家心里門清,大多都是中國來的,那么到時候其他正正經(jīng)經(jīng)做生意的中國賣家到時候全部一起背鍋,被各種嚴管,各種“嚴格執(zhí)行”。最后,Amazon 還會對結算政策的收緊,就是針對這種發(fā)貨周期超過結算周期的訂單,結算方式會更復雜。?
?
第三,可能性比較少,售賣產品,以跟賣為例子,跟賣規(guī)則的變更,如果有1%的可能性存在,那么也是100%對正規(guī)做生意的賣家一個損害,不能一刀切的說跟賣就是好或者不好,但是快速提升銷量,哪怕自己店鋪直接流量借勢的可能性也不存在了。?
以上,針對近期越發(fā)猖狂的惡意跟賣做個分析,本人對Amazon業(yè)務只有4年多的經(jīng)驗,分析的比較表層,分析不對的地方請各位大佬指正。
?
13 個回復
AMZFaker - 90后電商狗 未來的大佬 勤勞的搬磚狗
贊同來自: toAdia 、 拾壹 、 小白233 、 Mirrors 、 amoz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