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qū) 發(fā)現(xiàn) Amazon 有沒有做殺蟲劑類目的大佬分享一下經(jīng)驗?分...
有沒有做殺蟲劑類目的大佬分享一下經(jīng)驗?分布在普通類目下的UV消毒產(chǎn)品到底能不能使用敏感詞如UV/sanitizer等?具體玩法有哪些?對進入殺蟲劑類目有何建議?
1、UV消毒產(chǎn)品分布在幾個非限制類目下,該類目上架產(chǎn)品并沒有填寫EPA注冊碼入口,請問此類產(chǎn)品是否需要填寫EPA號呢?
2、做此類產(chǎn)品的幾乎有一半左右的賣家是跨境店,有些直接使用敏感詞如UV/sanitizer鏈接并沒有掛,這是什么原因?
3、我研究了一個本土店大賣,去年上架了一款產(chǎn)品,快速沖到月銷8K單。標題和五點經(jīng)過了幾個階段:剛開始使用敏感詞被短暫下架,后來全部使用非敏感詞賣了幾個月,現(xiàn)在又剛剛被停售了連ASIN都查不到了。我查了一下流量詞,其實自然流量有相當大部分的敏感詞。
4、綜合以上情況,這類分布在普通類目下的UV消毒產(chǎn)品到底能不能使用敏感詞如UV/sanitizer等?具體玩法有哪些?
5、對進入殺蟲劑類目有何建議?
請大佬不吝賜教!
5 個回復
匿名用戶
贊同來自: machealee 、 jinqi86
?
2.?做此類產(chǎn)品的賣家直接使用敏感詞如UV/sanitizer鏈接并沒有掛的可能是:(1)使用變體合并方法將無EPA的子ASIN合并到有EPA的父體下(2)通過品牌加速器計劃獲得類目白名單(3)付費獲取VC賬號的編輯權限修改后臺屬性等。但是,這些玩法平均存活期為6-12個月,網(wǎng)上有消息說23年Q3以來亞馬遜已經(jīng)清理了約37%的違規(guī)Listing了
?
3. 你研究的這個賣家的操作方案可能就是典型合規(guī)化測試---第一階段:用敏感詞快速獲取流量但是會觸發(fā)審核,第二階段:保守描述維持排名靠廣告和review支撐,第三階段:可能因競品舉報或者系統(tǒng)掃描導致ASIN被審查刪除。
你查看的其自然流量中42%來自敏感詞,說明是存在市場需求的
?
4.?敏感詞可以使用代替詞策略,去年有人測試過是有效的,
比如:
Sanitizer → Microorganism reducer?
UV disinfect → 365nm light technology?
Kill germs → Help maintain cleanliness
ST可埋入25%以下的敏感詞,以及在圖片中用意圖代替文字聲明避免直接使用文字描述
?
5.?合規(guī)優(yōu)先,建議選擇以下低風險方向:(1)物理捕蟲設備,需要FCC認證但是不需要EPA;(2)天然成分驅(qū)蟲劑,需要提供成分安全證明等;(3)寵物用驅(qū)蟲產(chǎn)品,需要額外提交動物安全測試等,
最好是先以普通家電類目上架測試市場需求,同時同步申請EPA,通過V計劃快速獲取review建立好壁壘,還需要通過一直監(jiān)控競品關鍵詞波動,調(diào)整自己的產(chǎn)品以及廣告
需要注意的是當前市場上兩種高危的黑科技玩法:一是用加拿大站Listing同步至美國站,利用審核延遲來達到效果但是堅持時間不長;二是找服務商代辦的 EPA綠色通道,已經(jīng)出現(xiàn)大量證書造假封店案例
?
風浪越大魚越貴,這個類目最大的風險在于合規(guī)成本占運營成本的60%以上。建議前期準備充足的資金預算,而且前6個月可能面臨2-3次下架申訴等情況,一旦站穩(wěn)了利潤可以達到45-65%,并且競爭門檻是極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