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qū) 發(fā)現(xiàn) 聊天 “如何打造優(yōu)質交流環(huán)境”隨筆。我更多的是...
“如何打造優(yōu)質交流環(huán)境”隨筆。我更多的是希望得到建議和交流,沒有滴水不漏的文章,只有不愿建議的讀者。再此呼吁大家,沒事多動動手,給出自己的看法,不管能不能幫助別人,當你點下發(fā)布的那一刻,就是最大的幫助
?
? 首先聊聊知無這個平臺本身,說實話很早之前注冊知無的時候是需要名額才能注冊,通過平臺確實學習到了很多的東西也了解到自己的缺陷,但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發(fā)現(xiàn)吹水八卦文的閱讀量和評論數(shù)量大于干貨的閱讀量和評論數(shù)量,而相對簡單一點的運營文章甚至連瀏覽數(shù)據(jù)都很少,從而不得不感慨知無大佬是真的多,在吹水文里面是各種文采飛揚的評論,各種曲折離奇的故事讓人樂不思蜀,反觀干貨文的評論好像很少有建議的成分最多的是“謝謝大佬”,甚至很多評論下面出現(xiàn)了很多爭論,其實很多時候爭論是一件好事情,可以幫助我們不斷的輔助驗證邏輯的真?zhèn)危瑢嶋H上更多時候爭論會演變?yōu)闋幊郴蛟S每個“大佬”都有自己的尊嚴吧。然后我就開始感慨不管多么強大多么干貨的平臺,論用戶活躍度八卦永遠是流量的第一位!但是過多的八卦,會毀了一個平臺,也許對于某些人這里是學習交流的地方,對于某些人這里是精神的樂土。隨著時間發(fā)展,慢慢的慢慢的,出現(xiàn)了很多沉寂的IP,也出現(xiàn)了很多愿意分享的“大佬”
? 每當我看到日新月異的提問的時我會發(fā)現(xiàn)我像個傻子,但是當我點進去有時候看到答案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我更傻了,具體原因就不說了,但是慢慢的我從問題的偏向性中發(fā)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比如當出現(xiàn)很多政策性申訴的問題的時候,代表亞馬遜開始掃號了,當大家開始出現(xiàn)很多推廣問題的時候說明這段時間很多上新,當吹水文很多的時候,說明該放假了。
? 有人和我提到,知無上有兩類人,一類是分享型,一類是光看型,我知道光看型里面有很多更優(yōu)秀的大佬,然后很多時候我更加希望這些更高層次的大佬可以下場給出一些不同角度的建議,比如說我前兩天發(fā)的文章看到評論有暖心的鼓勵,有感謝的回復,有新年的祝愿,我更多的是希望得到建議和交流,沒有滴水不漏的文章,只有不愿建議的讀者。再此呼吁大家,沒事多動動手,給出自己的看法,不管能不能幫助別人,當你點下發(fā)布的那一刻,就是最大的幫助。
?
?聊完平臺,聊聊微信群的交流,有付費型的,有免費型的,需要付費的群沒加,問為什么不加就不體面了,其實我覺得大多數(shù)在創(chuàng)建微信群的時候都有很偉大的夢想:“打造高端交流分享群”或者服務商想打造屬于自己“私域流量”,實際上最后這些群都成為給別人提供情緒價值的場地。
慢慢的,群內活躍的始終就是那么些人,很多人進群后消息免打擾,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慢慢的很多群不再活躍除了服務商偶爾的收店鋪的消息日復一日的輪回,
慢慢的群內人熟悉后開始吹水,相反交流亞馬遜的內容少了,
? 為什么會這樣?
因為群里面的都是運營不是小白,需要交流的點或者層面的差異導致,另外大家更多需要的是精神寄托,摸魚的去處,這并沒有錯,畢竟現(xiàn)在很多人都圈子越來越小,網(wǎng)絡中重拳出擊,現(xiàn)實中唯唯諾諾。
?于是我以為是因為人群的問題,所以經常都是吹水摸魚,而且無法阻止,于是在另一個朋友的合力下創(chuàng)建另外一個群,對業(yè)績有一定要求,然后發(fā)現(xiàn)果然吹水變少了,不是沒有,是少了,可能是大家不太熟悉,但是群內多數(shù)時間是沉寂,有問題大家會交流和建議,目前也只能順其自然。
?
其實并不是吐槽也不是抱怨,只是針對現(xiàn)狀進行簡單的陳述,也可能是我沒有進到真正意義上的交流群,希望有大佬帶帶我。
?
活躍的群聊沒有那么干,很干的群聊,沒有那么活躍,如何打造一個即干又活躍的群聊呢?
有人提到進行每周的分享,有主題的分享,其實別說要求其他群友,有時候連群主都不想分享,首先利益至上,上完一天班累的要死,還要定點分享還是純義務類型的,有時候給錢都不想干活了,何況沒錢,另外一個角度人員配合度,首先一個滿員群聊500人每天能正常在群內聊天的估計不到50,一個月內有聊天的估計不到200人,那么在你分享那天能到的可能就只有幾十個或者十幾個得不到關注的時候慢慢的分享欲望會降低,免費的都沒有人愿意來,付費估計更少,而且一旦涉及付費內容,那么分析的點的質量要求就會更高,即使定期進行問題的分享,從選品到運營,總有限制的時候,而且每個人能帶來可以被分享的點并不多,同時還要防備被別人抄襲自認原創(chuàng)的行為,如果自己的分享內容被作為“割韭菜”的鐮刀應該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的事情。
除了分享之外,組織線下活動,這個更難,首先承認線下可以增加凝聚力,更好的交流,但是能參加的人數(shù),時間,地點的選擇都是很麻煩的事情,有時候有人愿意組織,但是沒人有時間去,出現(xiàn)無法照顧到大部分的情況的時候,往往事情就會很難辦了。
或許要求一個平臺或者一個群聊既要保持越活度又要保持純正的知識交流,不亞于既要銷量又要利潤的行為。所以有時候順其自然是無奈中最好的選擇。
?
? 我不知道收費群的情況會不好點,但是感覺最終會變成炒剩飯的情況,從而只剩下交流或者沉寂,有付費群的大佬可以分享一下付費群過了三個月后是什么情況嗎?是不是真的比免費群好很多?分享的內容是不是真實可以落地的,還是屬于大公司用不上小公司用不著系列?求指點。
?
? 其實很好玩的是很多人看到別人的分享沒有吃透就要加人進群,然后就一直沒有然后了,沒有交流甚至朋友圈都不點贊,搞得好像是派來刺殺的一樣,可以理解這個心態(tài)和心情,但是吃透別人的分享應該是第一步,一篇文章讀下來,如果你覺得一點問題都沒有,那只能說明你并不懂,如果第二次在看能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說明已經開始用心看了,如果第三次能從文章中找到答案說明是真的理解了,如果第四次能提出反駁的思路或者和你想法有相悖的地方,說明你自己的思路已經出來了需要交流的時候到了,有很多提到自己沒有系統(tǒng)化的學習,想要系統(tǒng)化的了解運營,我不太懂系統(tǒng)化是指什么,作為一個運營有能力解決產品每個階段出現(xiàn)的問題不算系統(tǒng)性嗎?如果連貫性的推過一個產品是否算系統(tǒng)呢?難道非要上個課程就算系統(tǒng)了?那個上課的老師的系統(tǒng)化是哪里學來的呢?其實說到底都是不自信。
? 最后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運營的自主學習能力,打一個很簡單的比方:在選關鍵詞開廣告的時候,怎么對該關鍵詞的轉化率做基本的了解?


?
有人分享了這兩張圖片,但是讓人意外的是馬上就有人問這個表在哪里看?,,,,,,,,,,,,,,,,,,,,,,,,一個讓人意外又有喜感的問題真的很讓人驚喜
?
很想跳出運營層級到除了運營之外的圈子,比如資源的共享,其他能落地能賺錢的其他項目
打造高質量交流群也是我的理想,而我所謂的交流不僅僅是運營層面
當理想和現(xiàn)實產生很大差異的時候,就無限的想毀滅造成差異的根源
所以如何尋找圈子,如何搭建圈子,如何打造優(yōu)質交流環(huán)境呢?
14 個回復
吖祖丶 - 目標40歲退休 活期余額A9
贊同來自: 站住別跑 、 Vae 、 EverOn1y 、 一笙一念 、 Lisa_s 、 Trimy 、 貝索斯的阿姨 、 廣州土著小K 、 小青 、 聽雪樓里聽雪落 、 FengVAS 、 fineyishun 、 Yooni33 、 Niko5420 、 誰不喜歡雞腿 、 皮皮呀 、 Anne995 、 Fat_crab 、 123456梨花 、 小餅小餅小餅 更多 ?
那我這邊就從所謂的吃瓜群眾角度 稍提一下個人的看法 如果對你能有一定的啟發(fā) 那我這個“鍵盤俠”也當?shù)瞄_心
其實 通篇都可以概括為一個主題 如何向上社交
那么針對這個主題 我個人先聊一下自己的淺見 向上社交在我個人看來只有2種方式
1. 大佬在你身上看到了以前的自己? ?2. 你有被交換的價值
那么問題來了 上面這2種方式 可以思考一下你自己本身都具備嗎
其次 我有點困惑大家為什么對知識付費這么抵觸 包括所謂的付費群 進去要花很多錢嗎。。。 在我個人接觸的圈子里 入場費應該也不算多 但也能在個人經濟能力的承受范圍里吧?
打個比方:有個朋友花了29800報了個總裁班 全部學完后把所學知識以及相應筆記分享到圈子里 我剛好又在這個圈子里 然后我就會跟這個朋友說這個培訓課程哪里哪里講得還可以 哪里哪里還有改善的空間 我們可以借鑒且落地的有哪些 針對這種情況 我們有更好的解決方式 為什么 底層邏輯是什么 是否有相應的數(shù)據(jù)做支撐?
而拿我個人來說 我個人其實每年都會支出一筆錢去買所謂“割韭菜”的線上課程 和一些我個人認為能提升個人認知以及對可以挖掘自己當前所負責項目的更深層次業(yè)務理解的書籍 是 有可能一套課程下來廢話一大堆 但是里面真的一點干貨都沒有嗎?在我看來 只要這一套課程有一句話是我認可且我不知道的 我就愿意花這個錢 我就愿意當這個“韭菜”因為當前認知狀態(tài)的我可能因為這一句話就觸發(fā)我不同層面以及更深層次的思考?這種發(fā)散性思維 有可能觸發(fā)當前業(yè)務上遇到的問題新的解決思路 而這種契機 在我個人看來 是無價的 是 你進100個付費群可能99個都是割韭菜的 至于這個怎么甄別并降低被割的概率 只能靠自己去“抿”了 但是我想說一句 如果付費入群的人都是韭菜 他們難道都比你傻嗎 大家愿意為知識付費埋單在當今這個信息指數(shù)級爆炸的新時代里 竟有這么不堪嗎?我真的很疑惑 如果入場費超過你的個人經濟能力范圍 那就謹慎 如果還能接受 即使進去了發(fā)現(xiàn)被割了 又如何 就當買個教訓不行嗎?
還有就是 與其聽所謂的付費群大佬跟你訴說付費群怎樣怎樣好 還不如自己花點錢去排坑 鍛煉自己的排坑能力 因為一般情況下 有人主動邀請你進付費群 無非就那2個目的 至于質量嘛 你自己也清楚
至于知無不言上的聊天版塊 我個人對此倒是很推崇 絕大部分人是無法做到一天8小時都是高效率工作的 這8小時里 多少時間是有效工作時間大家都清楚 包括大佬也是 可能一天高強度工作個12小時 也會到知無不言的聊天版塊上看下大家除了工作以外 有沒有什么有趣的瓜樂呵樂呵一下 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人生追求自然也不一樣 你無法強求 更不用說大佬也是從小白一路走過來的 我依稀還記得如何第一年自己用表格合變體硬是合了3個多小時 最后上傳成功后那種喜悅感。。。無法言語
?
那大佬最在乎的是什么? 時間成本
有時候我個人看到比較有意思的帖子 尤其是付費帖子 當我點回帖的時候 發(fā)現(xiàn)竟然還要我認證且交錢。。。這個時候我會在想 我花時間并耗損我的腦細胞來給提問者解決方案 我還要交錢?。。。實在對這個很反感 所以很多有意思的帖子就沒回了 當然我也能理解知無不言設置這個版塊是出于什么目的 也算對知識創(chuàng)作者的一種尊重和保護? 畢竟伸手黨確實有點多。。。只不過以我個人來說 我分享知識的話不會以盈利為目的 更多的是希望能幫助到在座的運營朋友 少走點彎路也行 而且這點錢實在也看不上。。。
?
說了那么多 好像還沒提到解決方案 我最后給你提幾個方案吧
?
向上交流的幾個線上方式
免費版:
1. 個人先把自己所負責的鏈接推到頭部(BS)
2. 個人持續(xù)地把不同類目的幾個鏈接推到頭部(BS)
3. 個人在把鏈接推到頭部后 成功帶起幾個新人 或者說所帶新人里有那么1-2個做出來很不錯的業(yè)績(具體業(yè)績如何量化自己定義)
4. 在你對當前業(yè)務模式有比較深層次的理解且有一定結果做支撐時 會慢慢地有同等水平或以上的人接觸你 圈子的雛形就來了
5. 當你具備持續(xù)不斷拿到相對不錯的結果的能力時 請在知無不言上免費分享你對運營思路的理解 這個時候的你已經具備較深層次的業(yè)務理解了 重點是你能不能把你這個業(yè)務理解梳理出來并讓絕大多數(shù)人看懂 幫助大多數(shù)人 這個是關鍵 這個在我看來就是回饋 有時候大佬可能就因為你的某個帖子觸發(fā)到他的點了 某個觀點和他比較契合而回帖
?
上面的都不具備?那就看命 有時候你的努力 是需要被人看到的
個人愚見 靠人不如靠自己 與其花時間花精力強融這個圈子 還不如花時間花精力甚至花錢提高自己的個人能力
當你能力上來了 結果出來了 你會發(fā)現(xiàn)你身邊的好人越來越多了 磁場這個東西 很神奇
最后再引用我最近對我小徒弟說的話吧 可能很殘酷 但也很現(xiàn)實?
?
沒有實力的真誠 一文不值
?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