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qū) 發(fā)現(xiàn) 經(jīng)營管理 自己家汽配工廠B2B外貿,之前一直做國內...
自己家汽配工廠B2B外貿,之前一直做國內市場,最近想轉外貿,如何從零開始?
優(yōu)勢的話首先,自己家工廠貨源是有優(yōu)勢的,產(chǎn)品也可以隨時根據(jù)客戶樣品開模復制定做;其次我爸爸的朋友大部分都是做汽配行業(yè),幾乎囊括了汽車全車件,用我爸爸的話說 只要有需求我能找到客戶,所有汽配行業(yè)的產(chǎn)品他都能幫我找到源頭工廠。
但是我確實不知道怎么入手,不想直接雇人解決,還是想自己去做主要是想自己首先要先懂這些流程和門道才好后續(xù)發(fā)展。大家可以推薦一些有用的課程。
然后想問問做獨立站然后社媒推廣怎么樣,因為見過一些這種類型的成功案例。還是做B2B平臺,哪個平臺更合適一點?
12 個回復
匿名用戶
贊同來自:
?
中小配件的運費屬于正常,所以不會在成本這塊占比過高(除了頭程,亞馬遜配送費用也要考慮)。高售價的產(chǎn)品,容錯率也高,適合新人+有資源和一定資金的。 亞馬遜的流量,比起獨立站也相對容易。
?
大的或者重的配件,物流成本,尤其是亞馬遜的配送部分會非常貴。同時,顧客退貨的物流很貴(有時要賣家出)。另外,產(chǎn)品一旦滯銷,還有長期存儲費,不適合新人。 同樣的,低價格容錯率很低,非常易虧損,同時很容易紅海,容易被卷死。 獨立站可以開始考慮布局,但是像汽車配件這種,要配合海外倉發(fā)貨,成本一下就上去了,但是,這部分其實還好。大頭是流量和品牌打造,我們談過一個老外的品牌團隊,專業(yè)打造獨立站和品牌的,給我們看過他們做的一個月營業(yè)額600W usd的汽車配件網(wǎng)站。他們每個月的定投放廣告都是10W usd起。紅人或者KOL另算,很多是基礎收費+提成。品牌包裝和策劃一次也是10W usd起。而且,要保證SKU數(shù)量,同時布置到海外倉。你可以現(xiàn)在開始了解,假如覺得這些都可以承擔,就研究落地吧。
?
B2B還是給人代工,利潤不高,而且早晚需要轉型。你可以同時做著,畢竟你可能熟悉和容易立即盈利,但是長久的話,還是要看品牌零售。
匿名用戶
贊同來自:
?
中小配件的運費屬于正常,所以不會在成本這塊占比過高(除了頭程,亞馬遜配送費用也要考慮)。高售價的產(chǎn)品,容錯率也高,適合新人+有資源和一定資金的。 亞馬遜的流量,比起獨立站也相對容易。
?
大的或者重的配件,物流成本,尤其是亞馬遜的配送部分會非常貴。同時,顧客退貨的物流很貴(有時要賣家出)。另外,產(chǎn)品一旦滯銷,還有長期存儲費,不適合新人。 同樣的,低價格容錯率很低,非常易虧損,同時很容易紅海,容易被卷死。 獨立站可以開始考慮布局,但是像汽車配件這種,要配合海外倉發(fā)貨,成本一下就上去了,但是,這部分其實還好。大頭是流量和品牌打造,我們談過一個老外的品牌團隊,專業(yè)打造獨立站和品牌的,給我們看過他們做的一個月營業(yè)額600W usd的汽車配件網(wǎng)站。他們每個月的定投放廣告都是10W usd起。紅人或者KOL另算,很多是基礎收費+提成。品牌包裝和策劃一次也是10W usd起。而且,要保證SKU數(shù)量,同時布置到海外倉。你可以現(xiàn)在開始了解,假如覺得這些都可以承擔,就研究落地吧。
?
B2B還是給人代工,利潤不高,而且早晚需要轉型。你可以同時做著,畢竟你可能熟悉和容易立即盈利,但是長久的話,還是要看品牌零售。